粉塵收集倉容量計算需綜合考慮粉塵產生量、除塵效率、粉塵堆積密度及安全冗余等因素,以下是具體方法及公式:
一、基礎計算公式 粉塵產生量計算
堆場揚塵量:
Q = 0.03 cdot V_i^{1.6} cdot H^{1.23} cdot e^{-0.28W} cdot G_i cdot f_i Q=0.03?V i 1. ? ?H 1. ?e ?0.28W ?G i ? ?f i ?
其中:V_iV i ? 為風速,HH為堆料高度,WW為含水量,G_iG i ? 為儲量,f_if i ? 為風頻。
工藝設備產塵量:
Q = ext{物料處理量} imes ext{粉塵產生系數} Q=物料處理量×粉塵產生系數 系數根據設備類型取0.5%-3%。
除塵系統處理能力
風量與粉塵濃度關系:
C{ ext{排}} = C{ ext{入}} cdot (1 - eta) C 排 ? =C 入 ? ?(1?η) 其中:C{ ext{排}}C 排 ? 為排放濃度,C{ ext{入}}C 入 ? 為入口濃度,etaη為除塵效率。
單位時間收集量:
G = Q cdot C_{ ext{入}} cdot (1 - eta) quad ( ext{單位:mg/h}) G=Q?C 入 ? ?(1?η)(單位:mg/h) 轉換為質量后除以堆積密度得到體積。
二、容量設計步驟 確定粉塵產生速率
根據設備類型和工藝參數計算產塵量 計算除塵系統效率
通過入口濃度、出口濃度或效率公式確定除塵效率。 估算單位時間收集量
結合產塵量和效率,計算單位時間內需收集的粉塵質量: G{ ext{收集}} = G{ ext{產塵}} cdot eta G 收集 ? =G 產塵 ? ?η 換算為體積容量
根據粉塵堆積密度計算倉容: V = rac{G_{ ext{收集}}}{ ho} quad ( ext{單位:m}^3) V= ρ G 收集 ?
? (單位:m
) 其中: hoρ為堆積密度。 添加安全冗余
建議容量增加20%-30%,以應對峰值產塵或系統波動。 三、典型設備參考 膠帶輸送機: 收塵風量 Q = Q_0 cdot BQ=Q
? ?B,結合風速0.75-1.0 m/s計算倉容
儲庫/料倉: 容積按“機械輸送入庫量+30%冗余”設計,或參考類似灰庫容積與風量比例。
四、注意事項 粉塵特性:高密度粉塵需增大倉容,易板結粉塵需增加清灰設計。 動態平衡:定期清灰避免倉容不足。 通過以上方法,可合理設計粉塵收集倉容量,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并滿足環保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