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塵比電阻對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具有顯著影響,其作用機制及應對措施可總結如下:
一、煤塵比電阻對除塵效率的影響機制 低比電阻煤塵
二次揚塵現象:煤塵到達收塵極后迅速釋放電荷,成為中性顆粒,易因靜電感應獲得與收塵極同性的正電荷,導致顆粒脫離極板重新進入氣流。 典型煤塵類型:含碳量較高的煤塵,或燃燒不完全的鍋爐煙塵。 高比電阻煤塵
反電暈現象:粉塵層內部因電荷積聚形成局部電場,導致空氣擊穿并釋放正離子,中和電暈區帶負電的粒子,降低除塵效率。 驅進速度下降:收塵極表面殘留負電荷粉塵層,排斥后續粉塵沉積。 典型煤塵類型:含硫量低的煤塵,或燃燒完全的電站鍋爐飛灰。 二、煤塵比電阻的調節方法 煙氣調質技術
添加SO?:與水分子結合生成硫酸鹽電解質,降低比電阻,消除反電暈。 噴入氨蒸汽:促進粉塵凝聚成大顆粒,提升收塵效率。 優化除塵器設計
脈沖供電:通過間歇供電減少粉塵層電荷積聚。 新型電場結構:如多電場、高場強設計,適應高比電阻粉塵。 操作參數調整
控制溫度與濕度:提高溫度或增加濕度可降低比電阻。 調整振打頻率:及時清除極板積灰,減少二次揚塵 三、實際應用建議 定期測試比電阻:根據煤質變化動態調整除塵策略。 多級除塵組合:電除塵器+濕式電除塵器或脫硫塔除霧器,實現超低排放。 關注煤質特性:高鋁、高硅或高硫煤塵需針對性設計調質方案。 總結 煤塵比電阻需控制在10?~1011 Ω·cm范圍內以保證電除塵器高效運行。通過煙氣調質、設備優化及參數調整,可有效解決低/高比電阻帶來的效率問題。具體方案需結合煤質特性及工況條件綜合設計。